複旦大學
複旦大學校名取自《尚书大传》之“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”,始创于1905年,原名复旦公学,1917年定名为複旦大學,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。上海医科大学前身为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,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。2000年,複旦大學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。目前,学校拥有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医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,是一所世界知名、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。
2017年,成爲國家“雙一流大學”,17個學科入圍“一流”學科建設名單。
2019年,全球QS排名稳居前40位。建校100多年来,複旦大學以其“学术大成就、思想大集成、学者大风范”教育和培育了数以万计的志士才俊。
複旦大學管理学院
百年商科:1917年,複旦大學创设商科,是我国最早设立工商管理教育体系的高校。1985年,恢复组建管理学院。2017年,複旦大學管理学院迎来创立商科教育100年。
专业学位领先:自2015年开始,英国《金融时报》全球EMBA排名中,複旦大學管理学院4个参评项目全部连续4年蝉联全球50强。2018年,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,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(MBA、EMBA)获得全国仅有的四个A+之一。
国际化视野:凭借“走出去、引进来”的国际化战略,複旦大學管理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,与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挪威、新加坡、韩国、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交流、合作关系。
項目簡介
供应链管理高端人才研修班融合百年复旦深厚底蕴,凭借複旦大學雄厚师资力量,精选複旦大學管理学院供应链管理专业课程与工商管理核心课程,完整覆盖供应链高端人才对于供应链专业与通用管理能力的需求,帮助企业家与高层管理者提升供应链专业能力、决策管理能力和商业洞察力,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、深谙本土商业逻辑的供应链管理高端人才。
課程結構完整,商業理念與實踐經驗並重,爲供應鏈管理人才搭建業界深度交流平台。
名師坐而論道,同學教學相長,思維升級,理念提升,是供應鏈管理高端人才提升綜合能力的首選項目。
項目目標
理解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商業模式最新發展,再造商業洞察力;
提升供應鏈管理專業能力,提高實際解決問題能力;
促進供應鏈行業最新實踐交流,拓展視野,了解行業動態;
構建管理思維體系,提升領導力與決策管理能力;
項目特色
針對供應鏈企業決策者的完整管理體系
针对供应链企业决策者知识与能力需求,优选複旦大學EMBA课程体系核心课程,系统掌握企业工商管理体系,帮助供应链企业决策者构建全面的管理理念,提升领导力,理解未来商业变革,培养跨界创新思维,提升人文素养,修炼商业洞察力。
专业深入的供应链管理課程与实践
由複旦管院師資與業界師資共同講授供應鏈管理專業課程,提升對供應鏈管理的理解高度和實踐能力,幫助管理者在供應鏈專業領域深耕,實現整個物流體系的資源優化配置,提高供應鏈系統效率。
廣泛前沿的實踐學習交流平台
標杆企業參訪交流、供應鏈管理與企業科技創新主題的移動課堂、業界高峰論壇、實踐工作坊、工作論文撰寫與評審等,在思維、視野、人脈等方面充分拓展,大格局、大戰略,把脈行業趨勢,知識落地,解決企業實際存在的問題,構建先進經驗共享平台。
複旦大學与业界的强大师资阵容
充分整合複旦大學综合教育资源,授课师资为複旦大學EMBA和MBA课程主讲师资、複旦大學各院系和管理学院EDP特约师资、供应链业界资深师资,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并重。
多維度的商學院教學模式
課程教學模式豐富,商學院經典案例教學、實踐工作坊共創學習、移動課堂現場學習等,注重師生間、學員間、與供應鏈業界大咖的思維碰撞,提高商業實踐能力。
複旦管院終身校友待遇
学员完成课程获得课程结业证明后,进入複旦大學管理学院校友网络,参加管理学院各类论坛、校友回归等活动,享有终生学习平台。
課程設置
開課
課程導入:開學典禮、破冰拓展、競合戰略演練,增進學員間默契與班級凝聚力。
宏觀局勢模塊:
國際關系與中美貿易:理解大國關系下的中國外交選擇,解讀中美貿易對中國經濟的影響。
宏觀經濟:分析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,解讀最新中國經濟政策,剖析新常態下産業結構與未來發展。
結合宏觀經濟,通過企業個案分析,深入淺出講解在新形勢企業發展中的困惑與出路。
供應鏈管理模塊:
运营管理与系统思维:从系统思维的角度理解企业运营管理 、运营系统与管理逻辑 、运营战略与运作模式、运营能力与瓶颈管理、流程分析与计划管理。
项目管理:如何进行项目治理、项目团队管理、工作分解与项目计划 。
供應鏈管理:AAA供應鏈的核心理念,掌握從整個價值鏈的角度分析和控制成本、掌握供應鏈績效度量,提高每一個供應環節的強度,打造供應“鐵”鏈。
供應鏈金融:了解傳統金融與供應鏈金融的區別、供應鏈金融帶來物流企業的新價值,零售業供應鏈金融實踐、供應鏈金融的新發展。
數字化供應鏈:人工智能、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新技術從數字的角度,幫助生産、分析、維護和預測的能力的提升,實現信息共享、戰略協作等。
智慧物流與物流供應鏈優化:物流及供應鏈優化的層級與方法、物流及供應鏈網絡規劃原理、物流及供應鏈網絡規劃的方法、數據分析、項目實施、規劃方案的選取、運輸模式有效選擇、運輸網絡規劃方法與工具。
庫存優化管理:庫存管理概述、庫存管理與財務控制、庫存分析與差異管理、S&OP有效執行與管理、不同環境下的計劃模型分析、新技術及模式對庫存的影響、庫存控制的方法與策略、安全庫存的設定方法、庫存降低的主要方法與途徑。
倉庫布局與管理提升:倉庫管理的目標、倉庫管理提升的要點、倉庫布局設計的方法、需要的數據、流程管控、倉庫不同存儲設備比較、倉庫搬運設備比較、揀貨技術比較、自動化倉庫技術、布局方案的選擇、倉庫成本的核算、倉庫績效管理。
精益物流供應鏈管理:精益管理發展、精益物流價值、物流浪費分析、精益物流改善方法論、物流運作5S管理、物流運作目視化管理、物流流程標准化、物流看板管理、物流價值圖描繪與分析、物流精益改善項目實施。
企業管理模塊:
戰略管理:掌握企業如何應對競爭環境,建立優勢,制定、執行戰略目標。
公司金融與投融資戰略:理解企業在投資、融資等決策方面的選擇,掌握財務與金融決策的原理。
風險投資與私募股權基金管理:理解風險投資、私募股權投資的基本框架與投資管理過程、對賭協議原理與形式、投資者在不同發展時期對企業的訴求。
人力資源管理:全面學習人力資源六大核心模塊,特別是招聘、薪酬、培訓和績效考核等幾方面,提高管理者的組織管理水平。
情商修煉與領導力提升:如何充分理解人性的需求,從領導者的角度重塑、優化、提升領導力。
商務溝通與談判:理解沖突的本質、沖突管控的基本法則、理論基礎,掌握談判的基本框架、技巧與分析要素,通過角色體驗和團體反饋,積累不同情境下的實戰經驗。
電商業態新模式:電商的概念、內涵與演進路徑、電商的演變、形態與規律:平台型電商與供應鏈驅動型電商,新零售與電商的未來。
結合在阿裏巴巴從業經驗,結合自身對互聯網行業的理解,及對未來電商業趨勢的解讀與學員分享。
大數據、區塊鏈、人工智能與商業模式:了解移動互聯網、大數據、雲計算、物聯網技術對商業模式的改變,以及企業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與機遇。
企業法律風險防範:理解企業的地位與法律風險、企業風險防範與合同法、公司法。
管理者的人文關懷模塊:
國學智慧與管理思維:了解東方管理的內涵、根源,剖析儒家文化與現代管理中德性的力量,體味“修己安人、致中和、知行合一”的修身境界。
幸福管理學:學習調整內在思維方式,建立外在均衡科學的生活方式,提升幸福感,學習關懷和支持他人的心理。
實踐學習模塊:移動課堂:智慧物流,參訪阿裏巴巴、京東等領先企業,與高管層共同交流學習供應鏈管理的先進經驗。
移動課堂:科技與創新,參訪科技創新類企業華爲,跨界交流學習,開拓視野。
實踐工作坊:供應鏈管理發展現狀與趨勢
結構化研討,分享實際工作中痛點,共創思路與方案。
工作論文:由教授指導如何開題、結合課程學習與實際工作撰寫並進行彙報,最後由教授和業界專家進行答辯。
課程師資(部分)
凌鸿--项目学术主任:複旦大學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系主任;
複旦大學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;複旦大學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发展中心学术主任;
研究方向:管理信息系統、智慧城市、電子商務、ERP、知識管理;
陳繼武:經濟學博士,浙江大學、廈門大學客座教授;
凱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、上海凱石益正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、總經理、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、上海凱石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;
陈祥锋:複旦大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授、副系主任、博士生导师;
研究方向:供應鏈金融、金融和運營管理交叉研究問題、物流與運營管理;
冯天俊:複旦大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
研究方向:運營管理、物流與供應鏈管理、決策分析、風險分析與管理;
胡建强:複旦大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弘毅讲席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
研究方向:仿真模擬、隨機優化、醫療健康、金融衍生産品定價和風險控制、供應鏈管理
李治国:複旦大學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;
研究方向:産業發展與金融、貨幣理論與政策、計量經濟模型;
李旭:複旦大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
研究方向:可持續發展與創新管理、技術經濟與管理、運營管理、供應鏈管理;
李远鹏:複旦大學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;
研究方向:會計與資本市場分析、公司財務;
彭贺:複旦大學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;
研究方向:組織行爲與人力資源、中國本土管理;
魏際剛:經濟學博士、管理學博士後、博士生導師;
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員、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;
衛哲:嘉禦基金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、前阿裏集團B2B總裁、前百安居(中國)首席財務官和首席執行官、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;
胥正川:複旦大學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副教授;
研究方向:大數據行業應用研究、信息安全、企業流程管理、電子商務;
张汝伦:複旦大學哲学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
複旦大學哲学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;
研究方向:德國古典哲學、海德格爾哲學、哲學釋義學、實用主義、中西思想史、政治哲學;
周蓉:複旦大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副教授;
研究方向:拍賣博弈、收益管理、供應鏈管理;
招生對象
致力于提高供應鏈管理能力的企業主和高層管理者(管理層級在總監以上)
五年以上管理經驗
所有學員須有行業專家推薦,均需經專家組面試核定
(不招收黨政機關領導幹部、公務人員、國有企事業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)
開班信息
每年一期,每年9月開學
課程學制
學制一年,每月集中學習2天(周末),共24天
面試暨授課地點
複旦大學+移动课堂
證書授予
完成学习并经考核合格者,将获颁複旦大學“供应链管理高端人才研修班”结业证明。
學員在學習期間,結合課程學習與實際工作,撰寫至少兩篇以上論文,由上海物流企業家協會推薦在相關的刊物上發表(將成爲上海物流企業家協會評審資質和職稱的條件之一)。
課程費用
人民幣108,000元(包括學習費用、教材費、證書費、上課期間午餐、茶歇等)